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创业> 点评

网易云音乐何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丁磊为乐评笔记书作序

2018-03-21 16:13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1072)人   

  丁磊为乐评笔记书作序,网易云音乐何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人说,网易云音乐是我个人情怀的体现,其实不然,它更应当说是所有音乐爱好者的情怀体现。”丁磊为乐评笔记书《听什么都像在唱自己》作序,在序言中,他表示,没有网易云音乐用户的热爱、追随和贡献,就没有网易云音乐的今天。


网易云音乐何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丁磊为乐评笔记书作序


  3月17日,这本由网易云音乐和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推出的乐评笔记书,开始在网易云音乐商城率先预售,截至3月19日,网易云音乐商城上的2万册预售书籍已告售罄。

  正如丁磊在序言中所说,在网易云音乐,每一首被万众追捧的经典歌曲,几乎都穿插着经典评论,人们在交流歌曲的同时,也在交流歌曲触发的情感和回忆。他同时表示,“这让网易云音乐变成一个独特的存在,甚至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

  网易云音乐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双方也表示,将这些具有一定文化符号意义的内容结集成精品书,希望让音乐的力量成为更多读者生活中不同时刻的陪伴。

  确实,网易云音乐在互联网世界里有一定的文化符号意义,这也是它和其它一般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区别。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而言,网易云音乐是如何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呢?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强调:神话、语言、艺术和科学等各种文化符号形式,是人自身创造的真正的中介,借助于这些中介,人类才能使自身和世界分离开来,而正是由于这种分离,人类才使得自身与世界紧密地联结起来。显然,卡西尔将符号作为了人的存在本身。

  如果把文化符号拟人化,培养出一个大众所认可的文化符号,就应该有这么几个条件:能长出文化内容的“文化土壤”,能推动更多内容产出的“文化氛围”,以及能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烙印”。


网易云音乐何以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丁磊为乐评笔记书作序


  从这几个角度可以看,网易云音乐又做对了什么呢?

  土壤:乐评背后的音乐社区

  听音乐需要社交吗?在网易云音乐之前,恐怕没有人会这么想。但恰恰是音乐社区,成了网易云音乐的特点,也构成了网易云音乐的文化土壤。

  音乐是传递情感的媒介,需要温度。但此前,音乐产品,无论线上线下,主要功能都是播放。而“人情味和温度,是远在天边的稀缺品。”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典故,讲丁磊为什么做网易云音乐。一次他去巴西出差,在带回来的光盘里发现了一首好听的歌,但苦恼于没办法分享给身边的人。没多久,他就决定要做网易云音乐。用他在乐评笔记书序言的话说,希望“可以创造一个分享、发现和交流的'场',留住每个人最独特的音乐灵感。”

  因为洞察到了用户对发现和分享好音乐的需求,网易云音乐平台一开始就放弃了 “平台即播放器”的思路,而是向“音乐社区”的方向持续发力。这其中,不得不提歌单和乐评。

  先说歌单。按照传统播放器的思路,搜索、专辑、热榜基本就是听音乐的主要入口,头部效应明显,但容易埋没小众的优秀作品。而网易云音乐的歌单模式,让用户可以自主创建歌曲列表,歌单是开放的,让更多好音乐有了曝光的机会,也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性。据了解,歌单功能未普及前,行业曲库平均使用率不足40%,而以歌单作为基础架构的网易云音乐,曲库使用率达到80%。

  音乐社交的思路,不仅仅是提升了“歌”的使用率,更为用户UGC内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2017年4月,用户在网易云音乐自主创建优质歌单总数已经超过4亿个,用户日均创建优质歌单量 62万个;同时,累计产生4亿条乐评。

  这里就要说说乐评。音乐的背后是情感力量,而乐评,可以说是用户听歌时书写、传递情感共鸣极为重要的一个媒介。而点赞机制与精彩评论置顶功能,则可以让用户在评论或可以获得被认同的满足感。在网易云音乐,评论999+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随手翻开《听什么都像唱自己》,可以看到不同情感维度的评论:

  “你长大后想当什么?”“小孩。”

  ——网易云音乐用户@雀斑脸啊喂 在金玟岐《孩子》下的评论

  怀爱若窃贼。

  ——网易云音乐用户@囿岛在 Radiohead《Creep》下的评论

  小时候,暑假都要去农村外婆家,外婆背着我踏过麦田坎儿去一口浅井打水洗衣服,井里好多小虾,那水甜过农夫娃哈哈。 20多年过去了,她80岁了,得了抑郁症和老年痴呆,再也背不动我了,还好,我能背得动她。

  ——网易云音乐用户@我是李讨嫌 在周杰伦《稻香》下的评论

  去看了看它们对应的歌曲在网易云音乐上的评论情况,会发现不仅每首歌的评论量都超过999+,而且其他评论的质量也都很不错。

  可以说,音乐社区的产品特色,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土壤。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这本乐评笔记书的问世。此次《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从网易云音乐平台中的100万条高赞优质乐评里遴选了244条内容,每页一条乐评,集结成书,用户可以在留白处随时记录感触。

  这些乐评,涉及爱情、亲情、友情、理想、成长等丰富的情感维度。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是一位位用户在音乐中最真切的人生体验,容易让人共鸣。

  陈鸿宇看完笔记书说,“看到好评论就像读了一个超短篇故事”。而音乐社区,就是那片每位用户自己真实的音乐故事得以抒发、分享的土壤。

  氛围:尊重用户,尊重音乐

  有了内容土壤,还需要催生丰富、更重要的是优质内容的氛围。

  在一个产品经理论坛PMCAFF上,有一个话题是:网易云音乐社区氛围是怎么营造出来的?获得认同最高的回答是:你尊重用户,用户就会尊重你。

  很多互联网平台社区,互动最多的评论往往是吐槽和没有营养的段子,但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吐槽声音很少,反而会经常出现很多的精彩贴。

  一方面,产品本身会产生一种氛围,而这种氛围会影响用户的行为。另一方面,不断满足用户的体验也非常重要。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多样性要求,网易云音乐一方面对产品进行精细打磨,不断提升用户试听体验。比如,为保障音乐作品的高音质,网易云音乐要求,达不到320K音质的音乐作品不能上传。据了解,仅仅是为了确定播放界面的黑胶唱片转速,团队就前后调试了大概二十多遍。

  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也体现出了对原创内容的充分尊重。最为人熟知的是不断扶持各种类型的原创音乐和独立音乐人,以满足用户多品味的需求。比如,先后推出了扶持原创音乐人的“石头计划”,助推原创音乐的《音乐好朋友》、《Stage舞台》等自制节目,发起国内第一个专属于独立音乐人的原创盛典“硬地围炉夜”等。

  而对于用户的原创内容,网易云音乐同样给予了充分尊重。这本书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正如序言所说,《听什么歌都像在听自己》笔记书也正是为了表达对用户的感谢。

  获用户授权后的乐评内容结集,不仅可以更好保存乐评作者的音乐记忆,对每位用户而言也是一种回馈的心意。

  喜欢的歌单可以收藏,但评论却很难保存。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人会选择自己用本子记录的方式。而这本笔记书,可以让喜欢乐评的用户更好保存那份共鸣。

  这种尊重用户和尊重音乐的氛围无疑让平台上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在这种氛围下,用户自发的形成了一个个音乐圈子。比如,有一个活跃的群体“墨家族”,虽然他们是不同音乐领域的达人,但基于对音乐的共同理解,他们每个成员的名字都以“墨”开头。而这一个个的用户群体的形成,恰恰证明了网易云音乐“文化氛围”已经逐渐浓厚。

  烙印:不断强化的文化符号

  在持续培育土壤和塑造氛围的基础上,要形成让人印象深刻的文化符号,也需要一次次打下鲜明烙印的事件。网易云音乐的营销活动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网易云音乐有不少刷屏的营销策划,这些活动背后的有着一些共同点。

  共同的营销理念:网易云音乐的营销理念是,“以产品的思路做营销”。这意味着把营销活动当成做一个“产品”来打磨,每次营销活动,实际上都是一次解决用户痛点的过程。

  共同的品牌方向:网易云音乐品牌slogan叫“音乐的力量”,其背后想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力量。

  为什么要说这些共同点呢?因为:基于共同的底层逻辑去不断创新,才能既让人每次都觉得有新意,又能不断强化情感烙印。

  2017年3月杭州地铁的“乐评专列”,把应用上的UGC评论搬进了车厢和地铁站,每一句话道出的都是无数乘客内心的情感共鸣。去年6月的“音乐专机”,印满了网易云音乐上网友自制的、平均播放量超过千万的神级自制神奇歌单。如果说,地铁对应的是“奋斗的疲惫和孤独”,那么飞机对应的就是“与世界失联的枯燥和乏味”。

  与农夫山泉合作的“乐瓶”,2018年初的新年策划……每次营销活动都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创意,承载媒介,但都能看到对音乐背后情感的力量的传达。每次策划的具体洞察都不同,但都是基于对用户心理和产品的深刻理解。

  而此次的《听什么歌都像在唱自己》这个产品,同样也在深化这种文化烙印。无论是音乐还是乐评,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在于人们能在其中“听到”、“看到”自己,进而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书中涉及多情感维度的内容,让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见自己的音乐故事。这本书开始预售后,也成为用户保存情感共鸣,进行情感交流的介质。

  音乐与书籍,是承载情感的两种至关重要的媒介。书籍这种介质,不仅能够让人们“读到”自己,更富有仪式感,让人们在音乐和乐评中感受到的共鸣不断沉淀、深化,并将这种音乐的力量在人与人之间进一步传递下去。

  可以说,乐评笔记书的推出,是这种情感力量的进一步升华。

  基于音乐社区的产品特色,网易云音乐为优质的音乐作品和UGC内容的创作、传播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在此基础上,其对音乐产品体验和原创内容的尊重,则在不断培育着良好的氛围;在一贯的理念下,随着一次次耳目一新的活动让产品在用户心中的烙印越来越深,这个互联网产品的文化符号意义也逐渐显现出来。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排行榜:http://www.2898.com/ranklist.htm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