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电商> 电商新闻

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缺点什么?

2017-08-18 11:22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1048)人   

  从电商到智能商业体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缺点什么?第二季度的中国互联网有很多故事,其中一部充满火药味的大片,名叫”零售“。显然是为了对标马云和阿里日益庞大的”新零售“命题,刘强东在这一季度抛出了京东的”第四次零售革命“。


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缺点什么?


  配合618大促,“第四次零售革命”自一开始就各种“亮肌肉”:无人物流落地、物流体系进一步升级、与百度合作”京度计划“,以及一系列品牌商合作等等。


  不管京东的出发点仅仅是与阿里做战术博弈抢风口,还是确实希望从战略角度进行整体升级。至少种种迹象表明,京东这场以技术驱动零售变革的行动已经箭在弦上。


  在京东的零售革命愿景里,“技术”要素所扮演的角色显然不同寻常。刘强东亲自宣布”用12年的时间把第一个12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并且要把京东的定位从零售商升级为智能商业体。


  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推理题——一方面我们知道京东目前在零售格局中的优势、劣势、战略重心分别在哪里,另一方面我们还知道京东对所谓智能商业体有比较清晰的定位。那么从现在的京东到较为理想化的智能商业体,到底还缺少什么?


  从技术角度出发,顺着这个思路推理,或许可以预测出京东未来可能的动作方向和战略走势何在。


  补完O2O数据环:全景消费数据与智能用户画像


  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其中第一点就是希望电商“比你懂你”。零售平台预测用户喜好,进行智能推荐显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但说实话这个领域一直做得并不好。相信习惯用电商的朋友都知道,电商平台的”懂你“一般就是从购买数据、购物车数据、浏览数据三端进行推荐与预测。但事实上这个逻辑始终是陷入“你买过什么就要再买什么”的简单循环。


  想要破解这件事,由技术出发点上说要完成两件事:一是围绕用户的数据要足够多,二是处理数据,形成智能画像的算法要足够精确。


  更庞大多元的数据池,是零售平台“更懂”消费者的基础。这不由让人联想到京东不断开展的巨头合作计划。在与腾讯合作的“京腾计划”,与今日头条的“京条”计划之后,京东又和百度开启了“京度”计划。


  这三个合作计划有很大的相同点,都是优先展开流量和端口互换,其次进行技术能力与产业优势的相互补充,而最长远的合作价值,在于大数据的打通与共享。


  百度掌握的搜索数据、信息轨迹数据,加上腾讯具有绝对优势的社交数据,以及今日头条挖掘的内容兴趣数据,可以说与京东本身的电商数据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全景数据闭环。


  这好比自动驾驶领域构建高精地图,数据是一层一层刷上去的。围绕一个个体收集更多方向的信息,进行智能零售释放就会更准确。


  假如京东的战略目标之一确实是构建智能用户画像。那么按照这个顺序延展下去,京东还缺少的就是O2O数据环。所以我们不妨大胆的猜测,京东下一个合作计划的对象很可能是美团、58这样的O2O巨头。当然其中好像美团的可能性更大,毕竟“京团”计划还挺好听,而京东加58就有点...


  从电商到智能商业体,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还缺点什么?


  线上零售的智能化升级,在完整的消费数据之外还需要算法集群的研发与落地。毕竟一盘好菜,原材料和厨师的手艺缺一不可。所以在这个角度上看,京东还应该大力投入机器学习等领域的落地实践,并且与算法解决方案企业深度合作。


  在零售革命中,“貌似懂你”和“比你更懂你”之间,有一条漫长曲折的路要走。


  视觉、算法、交互:零售革命需要硬件配合


  京东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另外两个对智能商业体的定位是“随处随想”和“所见即得”。这两个需求的本质,是对线上零售接入点的升级。


  比如说京东刚刚发布的“天工计划”,就是投入对AR/VR购物技术的研发。但从更激进的角度看待这类技术在生活购物场景当中的应用,近乎于都离不开一件东西:硬件。


  早些时候,京东加入了“智能音箱”大战,与科大讯飞一起推出了可以连接电商体系的“叮咚”。显然没有一个巨头是单纯为了音箱而做音箱的,京东的音箱布局一方面为了占领语音电商入口,但更远的目标很可能是为硬件+零售的方向练兵。


  从智能零售的技术方向上看,硬件至少在三方面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帮助:


  1、视觉基础。AR/VR这类技术,一直都被认为是加强电商体验,转化购买效率的未来方向之一。但这类技术想要嵌入现有的移动+PC矩阵,并且获得良性的体验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新的基础硬件,至少是对PC和手机进行升级来展开。这对应着“所见即所得”这个方向。


  2、算法适配。就像上文所说的,智能的购物体验依赖于新算法、新模型投入使用。但以AI为代表的此类技术很难在现有终端设备里充分展开。一方面缺乏基础的运算能力,一方面难以满足新算法集群需要的兼容性,这也都需要硬件端升级来满足。


  3、新交互入口。在语音交互成为电商入口之后,零售的入口泛在化必然会成为趋势。人脸识别、眼球识别等技术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这将为电商采集用户数据、提供多元交互、产生更多购买入口提供便利。而这些也依赖于硬件端的能力以及更多种类硬件加入电商交互。也就是所谓的“随处随想”。


  在硬件处于不可绕过位置的情况下,京东的智能商业升级很可能走两条路:一种是类似于小米,自己打造一系列物联网、智能家居硬件,期待整体智能带来的化学反应;一种是与手机厂商合作,打造适配零售革命议题的产品——或者两者同时开动。


  从棋子到棋局:线下线上的智能链


  京东在阐释整个“第四次零售革命”的时候,一般会用到两套逻辑:其一是电商端的智能化,这方面的作用是更懂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品质;其二是物流领域的智能化,比如智能仓储、无人配送、冷链以及其他智能物流体系,这方面的价值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总体来看,京东目前在这两方面的投入和宣传都是各自为战的。但在智能商业体的整体构建目标来看,更合理的做法显然是将这两大体系融合在一起,构成价值和体验互补的整体逻辑。加上京东开始布局的线下门店体系,三者之间的打通是智能化的必要条件。


  这个领域有众多可以畅想的技术基因:比如通过区块链和消费数据精准化,让用户在终端与物流人员、商品实现更亲密的联系。从而达成商品在物流体系中的个性化。比如定制物流、富有行业特征的物流,甚至赋予物流一部分终端功能。


  再比如线下门店体系与平台的联动,消费者是否可以获得进入门店的独特价值,是否可以将门店体系与物流体系结合等等。


  总之,京东目前的技术升级方向是线上指向智能与个性化,线下指向成本与效率。但二者有机结合才是智能商业的大趋势。这点众多技术群来催化完成,但突破点很可能在电商物流与O2O服务二者间的模糊化。


  比如购买服装时,平台根据用户画像推荐若干服装,物流人员同时身兼设计师与导购的职责,上门为消费者设计搭配并提供商品。从而消费者在家就完成了逛街体验和定制化设计。技术能力在整个体验当中将提供画像算法、人员成本控制、购买率监控等。


  当然这只是个不成熟的例子,但这个思路下可构想的东西很多。重点是每一个构想都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技术群规模化后则可以逐渐产生效率。


  以上只是结合京东优势,对其零售革命战略进行的几种技术测想。推而广之,可能目前所知的所有零售环节都有进一步技术进化的空间。AI等技术的泛在化,当然首先会在格局竞争激烈、资金与技术基础充沛的领域打响第一枪,而电商正是一个合适的舞台。


  ——简单说吧,全球的技术零售战役,还有的打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