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消费金融陷“资金断流”困境:银行抽贷通道暂停P2P离场

2018-01-16 10:20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903)人   

  2017年年底,现金贷监管出台,给消费金融沉重一击——行业进入后监管时代。消费金融陷“资金断流”困境:银行抽贷、通道暂停、P2P离场。


消费金融陷“资金断流”困境:银行抽贷通道暂停P2P离场


  传统金融机构不再给消费金融提供资金,并开始抽贷;


  各家信托最近得到监管部门指示,针对信贷资产的通道业务被叫停;


  而唯一的资金来源——P2P,也将进入最后的备案赛跑,很多平台正在放弃消费金融资产。


  三个资金来源,通通收紧,釜底抽薪,行业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


  2018年,消费金融的关键词,就是“监管”和“洗牌”,行业将如何渡过暗黑时代?


  一、资金困境


  “最近业务非常不好做。”做资金资产撮合业务的程潇称。


  很多项目已走完尽调和系统对接,只等放款。而现金贷的监管一出来,资金方要求马上停止,他们和程潇说得还比较含蓄:“等监管细则出来后,再看看。”


  实际上,传统金融机构,就连比较激进的城商行、民营银行,都暂停了对消费金融的放款。


  “不止现金贷,我们现在连场景分期,也不再敢接。”某民营银行的放款业务负责人称。


  “大家都认为,这一轮监管对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没有影响,其实并非如此。”程潇称,银行缩减了给他们的放款量,同时,因为杠杆不可过高,体量也锐减。


  传统金融机构的收紧,倒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行业只能寄希望于信托的通道业务。


  “就在一周前,我们接到了通知,通道业务要收紧,现在不让接信贷资产。”某信托的通道业务负责人称。


  “如果包装下资产,也许还能接一点点。”该负责人称,以前一年的通道指标是几百亿,现在最多放出几十亿的口子,还有大把的项目在排队。


  他透露,后期监管还会进一步收紧,就连这几十亿可能也会被叫停。


  曾经信托通道业务是消费金融的重要资金来源。


  一般信托会将消费金融资产,包装成“信托计划”,再让资金方来购买,包括基金、资管的钱,都是如此进入信贷领域。


  任何钱只要从信托走一道,就能名正言顺变成可放贷的资金。说白了,信托是一个牌照通道。


  监管之后,这条路径也被斩断。


  最后的救命稻草,就是P2P。


  去年12月,P2P整改验收“57号文”发布。


  该文件要求,各地金融办需要在今年4月底前,完成P2P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前全部验收完成。


  对于P2P来说,已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据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凌翔透露,最终能拿到备案的,大概只有几百家机构。


  “我们最近都在筹备P2P牌照的备案,生死一战,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某P2P平台的创始人称。


  而据他透露,风口浪尖上的消费信贷资产,他们已不太敢接,“除非完全符合监管,利率低,有场景,且背景雄厚”。


  而很多头部的P2P平台,都表示在暗地里抽回信贷资金,“为备案冲刺”。


  这意味着,曾经和消费金融共同进退的难兄难弟,也开始抽身而退。


  三方资金的收紧,让消费金融陷入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中。


  二、监管元年


  “监管还会持续加压。”凌翔透露,2018年,今年监管的终极目的,就是“降杠杆、去风险”。


  早在2009年,国家提出消费金融概念,试图用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实体经济。2013年,鼓励力度达到顶峰。


  如果消费金融杠杆控制得好,就会拉动经济,带动消费;但如果过高,就会出现负面效应:借贷压力增加,抑制消费。


  而这几年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并没有交上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在美国,消费信贷崛起的土壤,有几大因素:征信的完备、消费观念的改变、信用意识的觉醒、收入稳定而持续的增长。


  而在我国,征信尚未建立起来,所以很难去谈信用意识。最关键的是,我国大多数人还不具备提前消费的观念。


  也就是说,我国消费金融的土壤,根本谈不上肥沃。


  “消费金融对实体经济,到底有多大的拉动作用?目前来看,效果是不明显的。” 凌翔称。


  “实际上,很多消费信贷的钱,最终的流向,不是进入了股市,就是进入了房市。”一本智库的负责人对这轮的消费金融浪潮进行了研究,发现情况不太乐观。


  钱流入投资或投机的场景,自然对实体经济拉动有限,反而提高了居民杠杆。


  此前,国际清算银行对中国经济进行了一些研究。


  以前2到4元,就可以产出1元的GDP,而现在已超过13元,才能产生1元。


  从2011年开始,这个趋势在不断加剧。


  这意味着,新增的信贷转化成GDP的能力在不断减弱。


  同时,杠杆率在不断攀升。


  有券商研报称,我国居民杠杆率持续高增长,最近三年的上升幅度达到5%以上。


  而2017年,研报预测我国的居民杠杆率大约是57%。


  而57%的杠杆率,还没有包括消费信贷等表外资金,这意味着,实际杠杆率要更高。


  杠杆率增速太快,已引发高层警惕。


  “因此,现在监管对于整个消费金融是一个存疑的态度。”凌翔称,想刺激实体经济,还不如鼓励小微企业的经营贷款,来得简单直接。


  在这个宏观背景下,迎来了消费金融的监管元年。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消费金融的关键词,无疑就是“监管”加“洗牌”。


  “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太厉害了,数千家消费金融公司,可能90%都会被淘汰。”程潇对此并不乐观。


  三、劣币离场


  监管持续出台,步步收紧,消费金融已被逼到墙角。


  “现在很多消费金融平台只能接二线的P2P、小贷公司的钱,成本高达近20%。”程潇称,很多平台的业务在如此的高成本资金之下,难以为继。


  另一方面,这些小的平台,也很难拿到P2P的备案,可能今年6月之后,小平台将不复存在。


  那时,就连最后的救命稻草,可能都不再存在。


  甚至不少公司,开始用公司的股本金放款。


  “投资机构的投资,加上这两年赚的钱,现在账面上还有几个亿,可以短暂维持。”某头部现金贷平台的资金负责人称。


  但这样的模式,无疑也很难长久。


  “目前,私募、自有资金、小的P2P平台,还能接到一些,维持业务还是可以的,但肯定很难再扩张了。”头部现金贷平台的创始人罗子业称。


  行业的生死关头,大量小的现金贷平台,开始汹涌撤退。


  现金贷最疯狂的时候,涌进来大量的温州炒房团、沿海地区的土豪团,他们拿出自有资金放现金贷。


  而最近,这批人从现金贷全面撤退。某现金贷平台的创始人朱一金,就是其中一员。


  “我们几十个土老板一起进的场,现在集体撤退。”朱一金透露,“我们把已放出去的贷款,委托给几家催收公司催款,公司全部解散。”


  但他同时提到,不能将APP下线,不然以前的借款人看到平台倒闭,就完全不还钱了。


  那这群土豪团们,都去了哪里?


  “我们现在都在炒数字货币,现金贷市场已没啥搞头了。”朱一金称,下一个吸金风口,必然是数字货币无疑。


  “说走就走了,几乎对我们没什么损失,监管真正管住的,是那些还想接着做的大平台。”朱一金称。


  小平台掉头容易,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对于大平台来说,他们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不可能说放就放。


  这大概是最讽刺的结局,劣币离场,良币来承受监管的重压。


  而头部的平台,正在谋求转型。


  一些平台,开始转型为2B的技术提供商。


  “我们不能放款,给能放款的机构,提供技术和风控服务,总可以吧?”罗子业已开始重推他们的“SaaS”服务系统。


  这片领域虽发展缓慢,但好歹能赚钱,且可以维持原有的品牌。


  另一些平台,正在尝试找新的场景。


  “原来简单粗暴的商业模式,肯定是走不通了。”罗子业正在思考,如何结合现金贷和场景双方的优势。


  他正在考虑推出一种类似“虚拟信用卡”的产品,比如,给你2万的授信额度,你可以拿着这张卡去指定的教育机构使用,用于“学费分期”。


  这种思路,就是将现金贷和场景结合,控制了钱的流动和去向,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现金贷。


  资金的问题如何解决?


  罗子业倒不太悲观,现在监管刚下,大家都趋于谨慎,等健康的消费金融生态形成,资金会慢慢打开。


  2018年,消费金融将迎来监管元年,有人将其称为“后监管时代”。


  尽管行业面临洗牌,好在劣币基本离场,剩下真正可以沉下心的“良币”。


  “一分为二来看,监管并非坏事,也算是一种回归。”罗子业称。


     2898站长资源平台站长访谈:http://www.2898.com/interview/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