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京东在过去的6年里和阿里差距缩小了8倍

2016-04-15 10:38 来源: 创业邦 编辑: 佚名 浏览(621)人   

  京东在过去的6年里和阿里差距缩小了8倍,意味着什么?

京东在过去的6年里和阿里差距缩小了8倍,意味着什么?

  2009年京东交易额是40亿,淘宝/天猫是2080亿,后者是前者的52倍,到2015年后者是前者6.46倍,不出意料的话2016年二者的差距将缩小至4.5倍。如果只是对比天猫,2倍多!马云说到2020年目标6万亿,意味着年复合增长率15%,而2015年Q4同比增长已经降至22.5%。东哥以为全靠阿里自己做,还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投资并购,合并报表,做大GMV可能性更大一些,比如10亿美元收购了东南亚最大的电商Lazada!哪天收购了ebay,也不是没可能的,国际化一步到位,这比较符合马云的风格。

京东在过去的6年里和阿里差距缩小了8倍,意味着什么?

  GMV的价值和意义

  阿里,京东,还有大大小小的各种C2C、B2C、B2B,各种类型电商创业公司,刷单如此之多,如此之频繁,刷单的GMV除了可以装逼之外还有价值吗?当然有价值,比如在融资的时候可以讲故事,因为创业型公司很难有收入和利润。对于成熟型的阿里和京东,GMV的价值在哪里?

  3万亿,为啥要开个发布会

  2015财年阿里突破3万亿的时候,开了个发布会。东哥还跟做投资的朋友开玩笑说,拉动股价,阿里实在是没招了吧。因为3万亿和2万亿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因为2万亿也很牛逼了。那为啥还要开个发布会!

  首先有助于阿里招商,对忽悠品牌商很有帮助。 3万亿意味着市场影响力,品牌商还是很在乎的,尤其是传统零售在衰落的时候。五六年前,别说国际品牌不care,就是国内的三四线品牌都不在乎阿里。所以淘宝基本以草根卖家为主,那会儿最火的是淘品牌。没有好的商户商品,用户凭什么上淘宝天猫。而每年阿里不惜代价大搞双十一的GMV,对钓品牌上钩入驻,大有帮助。

  其次有助于搞定稳定政府政策,对忽悠政府很有帮助。 中国经济下行,出口和投资都不行了,就指望拉动消费了。传统零售走下坡路基本没啥看头了,最后看在线零售。其次是支持传统企业改造升级,信息化。其三是帮助草根创业,迎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需要。其四是解决千万级就业,其实不止的,光刷单从业者就大几百万了。这个说出来很吓人,在中国稳定压倒一切,就业大于一切,何况经济下行,大而不能倒就是这么来的。这几个理由一说出来,谁都不敢把淘宝关了,所以一年前的央视《每周质量报告》,阿里敢直面攻击工商总局官员,也算是中国企业史无前例的头一回了,牛逼。从来没见过不占理,也能这么理直气壮的。

  说了这么多好处,就一个要求,政府不要来规范电商,不要来管淘宝。具体一点就是不要征税,不要打假(知识产权保护),不要出台条条框框的政策约束在线零售交易行为。有人要义愤填膺了,如同阿里以往反击的一样,首先假货来自线下,阿里也一直在“努力”打假,规范卖家行为保护消费者利益。 说这些不代表东哥支持政府的所有电商规范政策行为,只是要说明一个趋势,卖家经营成本趋势 。

  卖家的经营成本结构,经营成本(商品和运营),渠道成本(渠道使用和流量成本),政府成本(税费等政府要求的成本),在淘宝最开始阶段主要是经营成本,随着阿里盈利要求而渠道成本快速上涨(流量费和佣金),现在是第三阶段就是行业规范大趋势下的政府成本快速上涨! 举例2014年制定的新消法规定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大概给卖家增加了3~6个点的经营成本。So,你懂的!如果还不懂,就说一下,2010年前的时候做淘宝30%毛利率就可以赚钱了,后来阿里要上市要赚钱各种投资布局要钱流量货币化后,卖家大概要50%的毛利率才能赚钱,现在政府各种规范电商政策,以后可能60%以上毛利率才有能打平了。问题来了,什么品类能够维持60%以上的销售毛利率呢?

  京东缩小和阿里的差距又有什么卵用?

  在所有品牌,所有卖家商户看来,京东和阿里本质上是差不多的,都是渠道。 渠道的规模和特性,决定了公司在不同渠道的资源投入比例。 为什么后来京东把拍拍给关了,因为太小了,小到卖家不愿意在拍拍上投入资源,光京东自己拼命投入流量资源最后基本都浪费了,还不如 把给拍拍的流量资源给到京东POP平台。另外 拍拍还背着个假货的风险,还不如一把给关了,省事。现在京东POP增长速度非常快,不管是正常交易增长的快,还是大量刷单增长的快,重要的是规模越来越大了,京东从交易中收到了佣金收入,商户越来越重视京东平台,虽然后台技术依然还特别烂。

  京东2009年开始做家电,再之前做手机3C,只能从二三级经销商拿货,2012年和苏宁易购816家电大战,最后没货可卖,因为不是厂家直供,也是吐血亏本卖,没厂家促销补贴。规模小,就拿不到好货,促销支持少,返点也少。 规模经济,不只是说通过订单密度等等提升成本效率,关键是能够反向提升供应链实力和渠道盈利能力。 京东做图书是亏损的,当当做图书是赚钱的,不是当当成本效率高,而是在出版社面前当当规模更大也更强势。

  京东2012年的毛利润率是8.42%,预估自营商品毛利率在7.5%左右,而到了2015年第四季度毛利润率14.3%,由于其它收入毛利润率更高,推算京东自营商品的毛利润率在7.5%-8.5%之间,而不是绝大多数人认为的京东上市后为了盈利涨价了。 京东十几年来一直维持商品的低毛利润率政策,意图是很明显的,除了做零售重点是现金流而非盈亏,最主要就是要实现品类上“垄断市场”获取渠道话语权,取得订货权、定价权。 有好的货,才能吸引消费者,有好的价格,才能自己持续盈利。 “渠道弱品牌是大爷,渠道强品牌是孙子。”反之,道理亦然!

  三四年前,除了打打嘴架之外,阿里是完全不看京东的。而随着京东联合腾讯,这两年阿里的战略很多都是针对京东的。京东投了天天果园,阿里跟着投了易果网,甚至加大砝码操刀做天猫超市、生鲜。 而阿里战略投资苏宁易购,最重要的价值,联合争取拿到3C通讯家电厂商更好资源,因为拆开的苏宁易购和天猫都不及京东。 拿到了阿里的全面支持,苏宁易购还是有一些机会的。阿里救了苏宁易购,也算是反击自救。反过来说,京东也会压力很大。从战略上,京东应该考虑联合国美,无论是投资形式,还是业务战略合作。 在业务层面,东哥和两边业务高层都聊过,都有这个需求,现在就看大老板怎么定夺了。

  GMV有没有意义,没有交易质量的GMV没有太多意义,但是没规模光有质量更没话语权。如果阿里的GMV和用户增长持续下滑,而京东持续高速增长,品牌商和卖家的资源一定是不断向京东倾斜的,另外政府政策上一定会越来越多偏向于支持京东模式,而不是淘宝模式。投资人也会偏向于认为京东模式代表着未来趋势,影响股价涨跌。所以GMV涨跌,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怎么能说不重要呢!

  非常重要,东哥说的!

  作者:李成东,电商天使投资人,前腾讯、京东电商战略分析师,微信公众号平台“东哥解读电商”。本文由作者授权创业邦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信息及来源,违者必究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