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新冠疫苗再传大消息!这款新型疫苗具备通用潜力,中国团队首发动物实验数据:单次注射即产生抗体

2020-05-21 10:28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649)人   

来自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机构的联合科研团队最近设计了一款mRNA新冠疫苗。动物实验数据显示,通过给小鼠一次性注射1.5 ug p24剂量的疫苗,在第二周就可以在小鼠中观察到产生高滴度的spike特异抗体。

图片来源:bioRxiv平台截图

5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蔡宇伽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应天雷、洪佳旭团队以及本导基因公司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公布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ShaCoVacc(BD131)的动物数据。ShaCoVacc(BD131)是基于自主研发的mRNA递送核心平台技术Virus-like particle (VLP)开发的,这是一种产生病毒模拟颗粒(Virus Simulating Particles)的新型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内部装载有病毒核酸,外部装饰有病毒棘突蛋白spike,致病力强大,但康复者依然可以产生能够抑制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ShaCoVacc的设计思路是最大限度的模拟新冠病毒,以期像新冠病毒自身一样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同时又避免在中间过程产生任何感染性的病毒。

图片来源:bioRxiv公布的论文截图

ShaCoVacc(BD131)通过mRNA表达spike蛋白仿生病毒内部的核酸(因而也是一种mRNA疫苗),并在疫苗表面装饰具有3D结构的spike蛋白(具备灭活疫苗的特点),从而自内而外最大程度的模拟新冠病毒。

此外,ShaCoVacc(BD131)的疫苗表面也同时装饰有具有泛细胞偏好性的VSV-G膜蛋白,从而促进疫苗被抗原呈递细胞吸收,提高免疫效果。ShaCoVacc(BD131)疫苗的内部平均携带4个拷贝的mRNA,其表面的spike蛋白高度糖基化,类似于新冠病毒的毒棘突蛋白。

另外,该疫苗不会激活I型干扰素,从而避免产生过量的细胞因子。

中和抗体的产生是评价一款疫苗的核心指标。科研团队通过给小鼠一次性注射1.5 ug p24剂量的疫苗,在第二周就可以在小鼠中观察到产生高滴度的spike特异抗体。同时,研究团队对免疫小鼠的血清进行抗病毒中和效果测试,在两种不同的假病毒体系中均显示高效的中和作用(EC50均值=908)。

为了研究ShaCoVacc(BD131)疫苗诱导产生的spike特异抗体的表位,研究团队通过多肽芯片技术全方位解析了抗体的表位。研究发现不同的小鼠接种ShaCoVacc(BD131)疫苗后,产生不同的抗体反应,其表位呈现多态性。同时,也发现了三个具有通用性的抗体表位,其中一个表位S2-83位于HR2。HR2区域在冠状病毒家族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SARS-CoV与SARS-CoV-2一致),因此,研究团队认为ShaCoVacc(BD131)具备成为通用型疫苗的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澎湃、生物谷、bioRxiv平台等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