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3000公里绿道 76个示范区 成都晒出公园城市“创新”答卷

2020-05-28 16:46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889)人   

每经记者 谢陶每经编辑 杨欢

青龙湖湿地公园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谢陶 摄

在开阔的青龙湖湿地公园,一群灰鹭从水面一跃而起往“鸟岛”飞去。近年来,成都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令这样的场景成为“家常便饭”。

5月27日下午,“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 推进绿道生态价值转化”新闻发布会在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举行,分享过去两年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经验与成绩。

率先擘画公园城市空间形态

自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以来,成都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践行了许多创新之举,为公园城市注入了丰富内涵和价值。

“成都率先构建起公园城市支撑体系,成立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和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举办首届公园城市论坛。”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局长杨小广向记者表示。

记者观察到,成都率先擘画出公园城市空间形态,统筹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省级新区东部新区成立,不断推动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

两年多以来,成都规划建设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1.69万公里天府绿道,建成各级绿道3689公里,新增绿地面积3885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9.9%。

覆盖22个区(市)县、3个产业新城的公园城市首批76个示范片区接连“出炉”。成都不断推进锦城公园“筑景成势”,实施锦江公园“九大行动”,将“公园城市”逐步打造成一张世界级的城市名片。

此外,成都还率先探索了公园城市营城模式。加快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规划建设14个TOD示范项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341公里,新开工“8类18项”公服设施项目2199个,建成功能性项目987个。

在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中,成都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整治提升背街小巷2059条,改造老旧院落600个、棚户区17434户,完成“两拆一增”点位3270个,打造特色精品街区121个、公园小区70个,实现了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的有机融合。

不断创新推进绿道价值转化

在率先擘画出公园城市空间形态的同时,成都创新推进天府绿道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转化。

成都首先突出提升生态资源“质量”,推动绿道串联生态区55个、绿带155个、公园139个、小游园323个、微绿地380个,增加开敞空间752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成都积极打造绿道经济创新业态。记者了解到,“绿道+夜市”的夜游锦江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绿道+美食”的沸腾小镇年营业收入近1000万元。

另外,在“绿道+公共服务”方面,成都构建起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以绿道开敞空间为载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00余次,约1500万人次参与。

成都还创新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实施“老公园·新活力”提升行动计划,探索构建近期投入产出平衡、远期生态价值持续放大的长效机制。

以锦城公园为例,戴德梁行助理董事刘寅向记者表示:“锦城绿道串联起了成都众多的生活场景和丰富的消费场景,极大地聚集起人气和各种商业元素。锦城绿道串联起成都规划建设的66个产业功能区中的20个。无论是经济学价值还是生态学价值,锦城公园是公园城市价值转换最为具体、最为生动的表达。”

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环境研究所初步估算,锦城公园建成运营后每年生态服务价值量约为269亿元,预计可以产生40年以上的持续性效益,总价值可达1万亿元以上。从整体投入产出来看,锦城公园生态服务价值投入产出比约为1:12,这与国内外公园绿道横向比较,处于较高水平。

刘寅告诉记者:“公园城市建设有利于优化整个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产生更多附加价值,提升公园周边片区的整体价值,最终吸引更多高端人才。锦城公园将会是中国未来美好生活标准的一个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还创新地建立起了面向全球持续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的“双千”机会场景发布机制,加快培育山水生态、天府绿道等6大公园场景,打造江滩公园、夜游锦江等场景品牌120余个,五岔子大桥、城市之眼、香香巷等网红打卡点位380余个。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