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11岁“少小离家”,6年后“衣锦还乡”,京东“归港”,但已不仅只是“京东”

2020-06-18 16:48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778)人   

每经记者 陈克远每经编辑 李卓

09a317d9.jpe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9sncj7iGveWp2jFMa8lREHfg7Cs%3D

1998年,京东多媒体刚成立时,那时候它还是一个在中关村的小柜台;2004年,京东开通多媒体网,那时的它也不过是因为“非典”被迫转型,突然杀入电商领域的“毛头小伙儿”;到2014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时,彼时的京东已经是国内最大自营电商网站。

6月18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代码:JD.US,港交所代码:9618.HK)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首日开盘股价达239港元,相较于此前定价的226港元高开5.75%,公司总市值达7386亿港元。

这一天刚好是京东的17岁生日。

中国人喜欢讲究仪式感,而京东选择在这一天“衣锦还乡”,自有深意,而此时距离京东当年赴美上市已相隔6年。

6年走来,京东并非一路坦途。包括面对此前常年不盈利的质疑、被境外机构做空时的危机、乃至市场竞争中所受到的打压……但无论如何,这家略显“憨厚”“土气”的公司,用它特有的定力和韧性,走到了今天。

并且,就如京东已向港交所申请豁免,能在3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虽然尚不知晓将被率先分拆上市的会是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工业哪一项子业务,但可以看到,此时成长起来的京东也早已不再只是“京东”。

“少小离家”,归来已是有为青年,6年市值增长近3.5倍、超900亿美元,甚至再过一年,京东也将迎来自己的18岁成人礼。回归港股,对于京东而言不只意味着多了新的融资渠道、有了更充裕的资金,更是一种价值回归。但面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站在新起点的京东,未来又将会如何选择前进的道路?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回归港股,京东加速跑的“续航站”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a9878267.jpe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OFHDv4VnjGyu%2FtAT691uGvfED80%3D

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与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敲响赴港上市锣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6月18日上午9:30,京东集团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9618。京东集团此次香港公开发售获得超额认购179倍,国际发售与香港公开发售价最终为每股226.00港元,若不行使超额配股权,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297.71亿港元。

因为受疫情影响,京东零售CEO徐雷等高管在位于北京市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京东集团总部参与了“云敲锣”仪式。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亦在敲仪式上首次集体亮相。

c41a91eb.jpe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fjwPbAYvWWw3e85Qowb%2FlQMLtHI%3D

京东集团战略执行委员会(SEC)成员首次集体亮相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与徐雷一起敲响赴港上市锣声的是6名京东员工和客户代表。他们有坚守抗疫最前线并获得“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京东物流城配代表、有疫情最严重期间坚持给“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送货的快递员代表、有疫情以来不分昼夜接诊3万人次的京东健康全职医生代表、还有对京东在精准扶贫工作给予全力支持的村支书代表、以及受益于京东平台优势实现逆势增长,并积极热心公益捐赠的京东平台商家代表等。

与此同时,包括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惠普大中华区总裁庄正松、北京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赵晓东等京东的多位重要合作伙伴也都出席了“云敲”仪式。这见证着京东集团当前庞大的朋友圈。

继阿里之后,网易、京东先后回归港股二次上市,掀起了新一轮的中概股回归潮。诚然,受瑞幸咖啡事件影响,当前中概股在境外资本市场遭遇了一定的环境压力,但对于京东以及整个中概股回归的大势来说,这显然不构成主因。

首先,网易、京东都在首日认购额出现超售数十倍的情况。6月8日,京东在港交所正式启动公开发售,公开发售价将不超过每股236港元。招股首日,京东即获10家券商合共借出近420亿元孖展额,相当于公开发售超购约25.7倍。

6月17日,京东宣布在港上市新股发售价定为226港元,此次面向香港的公开发售超购已近180倍。富途证券曾在分析中指出,京东招股书此前显示,最高定价是236港元/股,这一价格属于公司对自身业务价值很有信心给出的定价。而从火爆的公开认购,以及较最高定价仅低了10港元的新股发售价来看,这进一步表现出了投资人对京东未来发展的信心,将京东视为能够带来投资回报的优质资产。

“虽然瑞幸咖啡事件看似触发了中概股回归潮,但这种(回归)趋势早已显露端倪。”青桐资本董事总经理方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概股在美股市场的市值普遍低于国内预期,且越来越严格的外部审核也给到新经济公司很大的压力,而中美经贸间的摩擦也使得美国市场的外部环境对中国新经济公司,尤其是科技概念公司表现出了普遍的不友好,这些都是促成中概股回归的原因。

“规避潜在的或者说已经到来的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对于京东来说,虽然其不会直接退出纳斯达克,但创造更多元的融资渠道已势在必行。”方洁称。

而不只是考虑到境外资本市场的环境因素,方洁还表示,近年来国内市场环境在向更加开放、灵活、成熟的方向转变,这同样是中概股能够并且愿意回归的重要原因所在。其中,在港股市场,自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后,为诸多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打开方便之门;同时,内地市场也推出了科创板,进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使得上市灵活性大大加强。

“尤其重要的是,无论在内地上市还是香港上市,对企业来说,都更接近经营的市场,投资者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利于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整体的流通性。”方洁说。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示,多家中概股相继传出回港二次上市,能够看出内地企业相信香港的资本市场环境能够为他们的转型提供稳定、有力的专业二级市场融资服务。而具体到京东来说,京东在港股的二次上市能够实现投资者、用户、合作伙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统一。

可以预料的是,于京东而言,在港股二次上市意味着新增了融资渠道,使得公司的投资者结构更加多元,这势必会更有助于该公司的业务拓展。如京东在招股书中就表示,本次赴港募集资金的用途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对此,曹磊也提出,京东目前正处在战略转型阶段,过去两年间,京东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而且无论在对内提升效率和对外服务输出上也初见成效。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可以多一条融资渠道,为其物流、健康、云与AI等板块研发弥补弹药。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少小离家,负重前行”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17岁的京东回归港股二次上市,如今算得上是“衣锦还乡”,但在6年前刚刚上市时,京东还远没有今天的这般规模。

2014年5月,京东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当时的IPO定价为19美元。若按市值计算,当时京东260亿美元的市值已经是仅次于腾讯、百度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阿里巴巴是在京东上市1个月后才向纽约证券交易所提交的招股书,但在阿里上市后,阿里以每股68美元的IPO定价超过了京东一大截。

此外,从当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市场份额占比来看,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交易规模近1.29万亿元,在整体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达到45.8%,其中天猫市场份额占比超六成,京东占比为18.6%。

坚持自营模式的京东似乎处处都在被阿里力压一头,这也让它此后长期因为“行业老二”的地位而受到或有或无的“嘲笑”。当时的京东年仅11岁。

7c21ff9f.jpe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B7zya8MkwgFzzvuYqoxWfmFjav8%3D

京东创业时期在北京中关村设立的京东多媒体柜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但京东真的没有自己的优势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

2007年,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提出要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当时的京东才刚刚获得了成立以来的第一笔融资,而自建物流对于当时的电商行业来说就像是痴人说梦。

虽然大家都知道物流之于电商的重要,但是物流这个行业,模式重、周期长、回报率低,如此不“性感”的事情却要投入巨大精力,对于一家追求高效率、快增长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似乎有些得不偿失。也正因如此,当时从员工到投资人都不赞成此事。

但刘强东不是能够被轻易动摇的人。有人说他一意孤行,但也有人说这是他独到的战略眼光。就结果而言,正是因为当年对自建物流的坚持,铸就了后来京东最坚固的护城河。

“现在大家都知道互联网行业有上半场和下半场的概念,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但在这个概念被明确提出来之前,其实可以看到京东在上半场的时候一直做的就是产业互联网的事情。”正如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廖建文看来,京东一路走来可以发展到今天,很核心的一点就在于做了“电商重资产”的布局,做了电商垂直化的事情。用自身对成本把控、效率和体验提升的能力,来改善整个零售行业的成本、效率和体验。

根据京东在2020财年一季报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了730多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为1700万平方米。

另外根据京东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东已拥有超过13.22万名配送人员和超过4.37万名的仓储员工,其物流基础设施为京东自主研发的智能物流和自动化技术。凭借自主控制物流网络和底层数据,京东能够不断优化运营,并模块化流程以保障平台的可扩展性和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年初的疫情期间,从1月21日至3月31日,京东物流累计承运医疗应急物资超过7000万件,总重量超3万吨,将来自世界各地的1万多吨医疗应急物资和生活物资运送至湖北。

站在当前赴港上市的节点,富途证券在分析中指出,京东长期将资源投入在供应链以及物流中,所构建的竞争优势较强,仅从当下时点来看,业绩存在可持续性。

“今年年初的一场疫情,使得京东自建物流的模式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现,由此被资本市场看好,涨势强劲。最关键的是,京东在2019年全年实现了盈利。这一切都很有力地证明了京东的成长性仍然值得期待。”方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此时此刻,京东物流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显现,但对于2007年的京东和刘强东来说,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同样也是因为自建物流,常年亏损一度成了此后京东最大的争议所在。

c94be9c0.jpe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1Tj%2FnC8%2F4g7RZWR2sULcp8%2FteNk%3D

2014年5月22日,京东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2014年,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该年度的京东财报显示,2014财年京东的营业费用总额为1208亿元,除去最大头的1016亿元营收成本,配送费用为81亿元,较上一财年的41亿元增长96%,成为京东该财年第二大成本支出,远高于营销费用、技术和内容费用、总务及行政管理费用等。

在此背景下,加之股权激励费用,以及当年京东与腾讯战略合作涉及的资产及业务收购所产生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京东2014财年全年净亏损为49.96亿元。

竞争的压力、亏损的质疑、做空机构的中伤,当时仍是少年的京东似乎承受了那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京东仍然一路负重前行走到了今天。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京东已不只是“京东”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少年时的京东,面对外部的压力,表现出了坚强的定力和韧性,最终换得了回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京东历年财报注意到,自2014年上市后京东每年的营业收入都保持了双位数增长,并在2019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768.88亿元,较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的1150.02亿元,增长了401.63%。

另外,在盈利能力上,虽然从2014年上市起,京东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但通过观察其历年财报数据也可以看到,其亏损幅度多数处于收窄的状态。到2019年,京东已经实现了GAAP(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是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标准下的盈利,而且是大幅盈利。

1fa5afa4.pn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il5cRzpUCIjrVOOR6u2UpFTcgT8%3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克远制图

对于2019年的业绩增长表现,时任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黄宣德曾用“京东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来形容。同时他还在财报中表示,京东所实现的创纪录的年度盈利和优秀的现金流指标,主要得益于其在基础设施和技术领域的持续投资开始获得稳健的财务回报。

而事实上,京东的在研发费用上的长期投入也确实让京东的履约效率得以改善。

通过梳理其历年财报也可以注意到,自2014年上市后,京东在研发费用上的投入一直保持着双位数增长。尤其是在2017年,当刘强东喊出“未来十二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明确了未来十二年京东要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的目标时,该年京东在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同比增长了49.38%,并在2018年继续加大投入,同比增长达到82.56%。

c161c4e2.pn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CrRID2f2nbapWczRNVvg8aiJ4MQ%3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克远 制图

而通过不断强化技术研发,进一步也提升了京东的运营效率。体现在物流方面,根据京东历年财报,在京东登陆纳斯达克一年后,从2015年起,京东的履约费用在净收入中的占比就持续下降。这也意味着,通过精细化运营,京东完成每个订单消耗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包括商品的包装、运输、存储、配送、人力等整个供应链落在订单上的平均成本。

ef710243.pn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CnLvNDwGf1hZ7NjqGOVwfdE%2BQ08%3D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克远制图

实际上,京东在基础设施和研发投入上的不断加码,其成效不止体现在了业绩层面,在业务层面也勾勒出了产品化、生态化的蓝图。

就如京东招股书中披露的,已向港交所申请豁免,能在3年内将一家子公司实体分拆并在港交所上市。虽然尚不知晓哪项子业务将被率先分拆上市,但细数下来,此时的京东除了零售业务之外,已经拥有了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以及新成立的京东工业等多个子业务。

2017年4月,京东物流宣布独立,当时京东方面称,未来五年京东物流将成为年收入规模过千亿的物流服务商。

2019年5月,京东在发布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宣布,正式成立京东健康子集团,且京东健康当时已获得超过10亿美元的A轮融资,国内外多家投资公司参与领投。

而就在2020财年一季报发布时,京东再度宣布,旗下子公司京东工业品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成为继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之后,京东孵化的第四只“独角兽”。

回想2014年京东刚刚赴美上市时,当时的京东能“拿的出手”的业务也只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刚刚独立未见起色,京东物流还因为拖累业绩备受质疑。但转眼6年之后,以零售为主业,物流、数科、健康、工业品、云与AI等业务相辅相成,带给了投资人、品牌商和零售商、消费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互联网零售格局未定,供应链赛场仍有“激战”

1bbd2ce3.png?Expires=1907984555&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LW%2BWuaDIH0EOSuKkP1GSJ%2FbGLsU%3D

抵御住了外界非议,长期以来对零售基础设施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最终让京东获得了外界的认可。

但就如此前刘强东在京东第五个老员工日发布的全员信中所说,京东要不断思考“京东是谁”“京东的梦想是什么”“京东的使命和未来”。尤其是当前站在回归港股二次上市的节点上,未来的京东又将走向何方?

显然,电商的市场空间依然广阔。根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实现106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5239亿元,增长19.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7%。而在2017年时,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15.0%。就此而言,国内的网络零售市场仍然有着充分的想象空间。

但可以看到,即便京东已经是国内最大的零售集团之一,但在互联网零售行业中阿里依然是它的劲敌,除此之外,拼多多作为新时代的“后浪”,也在一路快跑。

不止于此,包括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型商业模式也都在争夺着市场。面对着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未来的京东要如何强化自身的优势,并保证不落后于时代?

“一方面京东会持续去关注零售创新,但另一方面京东也更要关注零售基础设施的开放。”廖建文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京东一直坚持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的开放”,反映在过去三年公司的整体增长情况上很有成效,而这条路还在走,且还会一直走下去。

实际上,刘强东在今年内部信中提到,以京东迈入17岁为标志,京东的使命从此前的“科技引领生活”调整为“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这也已经阐明了京东未来的目标和方向。

“前后不同的使命,共性都是有着科技的成分。”廖建文表示,但他也提出,对于京东而言今天的科技和过去的科技已经不太一样。过去用科技去创造美好生活,这是TO C的概念,而今天的以技术为本,代表技术不仅是企业未来的持续竞争力,同时技术本身成为了企业对外服务的支撑,所以技术本身提高了战略高度。

而对于京东新使命中所致力于的“更高效”“可持续”,廖建文进一步表示,京东在思考行业未来走势的时候,特别强调行业本质第一性原理。零售的本质是成本、效率和体验,这是京东过去多年来坚守的事情。

但是也需要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零售行业自身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现在的京东来说,要使行业的成本、效率、体验得以优化,已经不再只是聚焦前端交易环节,更涉及到产业链上游,乃至整个供应链,而京东目前在做的是,希望通过自身已有的能力去使其他产业更加高效。

“过去京东做了让零售更高效的事情,此后京东要用同样的产业重组逻辑来提升其他垂直行业的效率和体验。”廖建文相信,未来商业市场要求公司不仅要规模大,更重要的是“伟大”,而在这背后“高效”和“可持续”都会是重要的支撑点。

实际上,在京东使命升级背后,同样反映出来的是京东战略定位上的迭代。就在京东赴港上市招股书中也提出,京东不仅是一家“以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更应该是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

“这是两个阶段性的变化,而这个变化符合京东对未来产业终局的判断,也符合京东目前的产业DNA。”廖建文称,京东基于供应链的定位,未来会将供应链搭建到很多其他相关的垂直行业,而零售只是其中之一。而事实上,当前京东就已经深耕了很多垂直供应链,包括医疗大健康、保险、汽车、工业品等。

在此背景下,京东此次在赴港上市招股书中也提出,对于上市后募得的资金,京东拟将用于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及提高营运效率。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可应用于关键业务运营,包括零售、物流及客户参与度。

另外,刘强东在2019年新春致员工信中提出,“京东要从一家领先的技术驱动的电商公司转型为领先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这是刘强东给京东的目标和未来定位。而在战略方面,刘强东还将下沉市场、技术与服务、国际化明确为京东2020的三大“必赢之战”。

对于京东未来的增长策略,京东此前在招股书中也表示,京东的战略是以有质量的增长为核心。为实现战略目标,京东会进一步巩固在电商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和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能力来赋能产业链上的每一环。同时,团队、组织和企业文化也将是企业成功实施增长战略的基石。

正如徐雷在京东赴港二次上市仪式的致辞中所说,“17年前,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带领十几名员工毅然关闭了线下门店,开启了京东的创业历程;17年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京东已经成为了社会上保障民生供应、运输应急物资和高科技抗疫的生力军。两场疫情折射出的是京东的成长和变化:从创业企业到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公民,从电子商务的探路者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从零售到物流再到数字科技和产业发展。”

同时,对于未来的发展,徐雷也表示,“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唯有继往开来,不懈努力。”

“最终,我们希望京东能够成为一家最受信赖的公司。”

5404bcb2.jpeg?Expires=1907984556&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7Daz%2FhPG43qGg3oTlmGx8nOaEmk%3D

41b4ef18.png?Expires=1907984557&OSSAccessKeyId=LTAIcYTsN8IjKgNY&Signature=4RgCmc4lT5acb4zJlf87uB2Aiyk%3D

记者手记丨“傻憨憨”京东,互联网圈的“阿甘”

持续关注报道京东五六年,要说这家企业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可能比较贴切的一个标签就是“傻憨憨”,当然这不是贬义,反而带着些许亲切。

这种形象是在一次次的消费经历中构建起来的。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出差采访赶早班机,因为要准备晚上活动现场的手机直播,但到了机场才发现,本该被放在背包里的自拍杆忘带了。没有自拍杆,画面容易抖动、拍摄视角受限,终归是不方便。但看着机场商店里价格又贵、颜值又低、功能还单一的自拍杆,实在是不想“踩坑”。

思来想去,似乎能让我挑选样式、又能感到价格实惠,最关键是能在采访前“当日达”送到我手中的购物渠道也只有京东,于是便下了一单。万幸,下午人到了酒店,自拍杆随后即到,工作因此顺利完成。

这样的“事故”不在少数,情人节前一天忘了给女朋友买玫瑰花、大半夜的发烧咳嗽想买点药、夏天到了想囤几箱饮料但又不想等上好几天……这些购物的需求,京东都帮我解决了。

京东用高效的服务能力让我成为其忠实用户,相信有着类似消费情节的消费者不会只有我一个。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京东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其实得来不易。

“早期京东投资建物流,很多人觉得是疯狂。”刘强东此前在写给员工的一份内部信中如此写道,京东要实现对商业价值的坚守。

但实际上,这种对价值的坚守,在前期往往要经历巨大考验甚至种种质疑。就如刘强东在2007年首次提出自建物流时,员工不理解、投资人不同意;2014年京东赴美上市后,物流长期是其最大亏损项;2017年京东遭遇境外投资机构做空,更是直指京东劳动密集型的物流模式为巨大负担……

这其实很好理解,越高效的物流,自然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去做基础设施沉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保障对消费者的承诺。但万幸的是,即便是面临着种种质疑与坎坷,京东还是把自建物流的路走了下来。也因如此,才有了互联网零售领域里独一无二的京东。

当然,即便是现在的京东依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零售市场,前有阿里、后有拼多多。但另一方面,这也正如刘强东所说:“我们的增速虽慢,但建立的壁垒更高。长期主义意味着我们是跑马拉松的。”

无论如何,如今的京东站在了回归港股二次上市的节点上,这可能只是它马拉松长跑中的一个补给站。而作为消费者,我们希望“傻憨憨”的京东能像阿甘一样,跑得更远。

记者:陈克远

编辑:李卓

视觉:刘青彦

排版:王丽娜 马原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