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三星才是基建狂魔

2020-10-28 16:51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634)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张小旺,36氪经授权发布。

李健熙去世,将三星重新拉回到中国公众视野,此前三星手机在国内市场的存在感早已降至冰点。

2016年的“爆炸门”事件导致三星在中国市场一落千丈,如今的市场份额不足1%。2019年10月,三星关闭了位于惠州的最后一家智能手机工厂,颇有退出中国市场之意。

不过手机业务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并不妨碍三星这艘巨轮继续航行。今年3月份被华为赶超之前,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头名位置上已经待了将近10年,而三星在8月份便重新夺回了这一位置——鉴于华为当下的遭遇,其或许很难成为三星在全球手机销量上的对手了。

如今当人们使用iPhone、华为、小米等非三星手机品牌获取信息与娱乐时,便已经是三星(电子)的消费者了:从芯片代工到存储器到显示面板,三星几乎控制着全球手机产业链的命脉,以供应商的身份无孔不入。

在显示面板领域,根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上半年,三星显示以50%的收益份额领先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位居二三的京东方与天马微电子占比仅为15%和8%。

在全球智能手机NAND闪存芯片市场,三星上半年在出货量以及营收双双保持第一,占据全球营收份额43%,是第二竞争对手的两倍有余。

在芯片代工领域,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数据,今年三季度三星预计将占据全球代工市场17.4%的份额,台积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53.9%。

在半导体市场,三星上半年营收份额为49%,SK Hynix和美国美光科技公司的营收份额分别为24%和20%。更早一些,2017年三星便终结了英特尔25年的霸主地位,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以三星的影响力,甚至能让一些手机企业顺昌逆亡。2015年三星决定不再向小米供应Amoled屏幕之后,小米陷入供应链危机,这导致小米Note 2推迟了近一年才发布,2016年小米手机全年销量更是大跌36%。

三星在全球手机产业链“霸主”地位的塑造者,正是第二代掌门人李健熙。1974年李健熙带领三星以内存(DRAM技术)步入半导体领域,在外界一片看衰声中不断加码投资,持续亏损近20年后终于迎来强势崛起。

半导体业务已然成为三星电子最大的营收来源。二季度,三星半导体业务营收超过150亿美元,其中超过80%的营收来自于存储芯片领域。

当下的三星,依旧保持着对全球手机产业的高渗透,就像是水电煤,已经成为手机产业的基础设施供应者。不过,三星的这种地位正在遭到国产面板厂商京东方,以及台积电等的挑战,手机厂商们在上游供应链正在找到另外的替代方案。

重担压在了接班人李在镕肩上。

一台智能手机包含大概1800个元器件,其中主芯片、屏幕、摄像头传感器、内存以及闪存,这几大关键元器件往往占据着超过50%的成本。

三星能长期处于手机产业食物链顶端,源于在这几大关键元器件领域不俗的市场占比。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8.04亿片,其中京东方出货量约1.8亿片,居行业第一,三星紧随其后,出货约1.5亿片。不过在AMOLED面板出货量上,三星一骑绝尘。据Stone Partners数据,今年一季度三星Oled屏幕出货量达到6160万片,市场份额高达90.2%。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AMOLED屏幕如今正是各大手机品牌的旗舰标配。不久前发布的iPhone 12系列,除6.1英寸的iPhone 12屏幕由LG显示供货外,其余三款产品皆由三星显示供货。

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三星在智能手机NAND闪存芯片市场占据全球43%的收入,还是台积电之外的第二大芯片代工方。

不仅如此,日本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数据显示,2019年图像传感器市场中,索尼占去了49.1%的市场份额,三星以17.9%位居第二。

用“大而精”来形容三星电子再合适不过了,毕竟,能将手机业务做到全球市占率第一,同时在最赚钱的核心元器件领域都有所布局且冲入市场高位,目前做到的企业只有三星。

三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据华商韬略报道,回顾三星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史,其投资内存连续亏损13年,投资液晶面板连续亏损7年。

如此不惜重金,积蓄下来的是竞争对手难以追上的技术壁垒。这种壁垒一旦形成,就很难打破。

目前,三星是全球范围内最优质的Amoled屏幕供应商,也是全球唯三的具有高端制程芯片代工能力的供应商,其余两家分别为台积电与英特尔。至于存储器市场,三星长期占据行业半壁江山,地位难以撼动。

不过近两年,受日韩贸易摩擦升级以及来自中国厂商竞争带来的影响,三星开始明显降速。

2019年全年,三星电子营收230.4万亿韩元,约合1956亿美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为21.74万亿韩元,约合185亿美元,同比下滑高达51%。

在三星电子营收中占比近七成的半导体业务,在这一年的运营利润为14.02万亿韩元,较2018年的44.57万亿韩元跌去近70%。

据市界报道,2017-2018年,由于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扩大等因素,半导体行业出现了被称为“超级周期”的繁荣期,但各公司的盲目增产等导致市场行情恶化。这进一步导致,2019年各家半导体厂商库存过多,智能手机和存储芯片的需求却在放缓,供过于求引发价格下降。

而在2019年7月,日本宣布,为加强对韩国出口管制,将对半导体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这对三星是一记重拳:韩国工业数据显示,2019年1-5月,韩国94%的孵化聚酰亚胺、92%的光刻胶以及44%的氟化氢都来自日本,而三星最重要的OLED屏幕产线,也极度依赖日本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另一边,来自中国的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中国面板公司也正在向三星发起挑战。

2019年三星显示面板业务利润同比下滑39.69%,对此三星解释:一是由于中国竞争对手产能扩张等因素,液晶面板的价格下跌超过预期;二是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的柔性OLED显示屏的需求大幅下滑,智能手机市场需求放缓也是影响其面板业务的一大原因。

三星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1984年三星推出64KB DRAM时,存储芯片价格从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当时三星生产成本为每片1.3美元,这变成了一门赔钱的生意。紧接着,索尼、东芝等日本企业一再减产,美国英特尔在连续亏损6个季度后,被迫退出存储芯片领域。

李健熙不为所动,即便到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计亏损已经超过3亿美元,他还是在往这个无底洞里投钱。当时,三星的一位高管劝说李秉喆:“自从半导体生产线运行以来,三星集团连续三年亏损,赤字金额高达数千亿韩元。再继续下去的话,过不了多久就会破产。”

1987年,三星迎来了行业转机——美国向日本半导体企业发起反倾销诉讼,双方达成出口限制协议。紧接着DRAM价格回升,三星在多年亏损之后等来了盈利,更重要的是,此时,三星大手笔砸下的重金,已经转变为了技术这一无形的资产。

到1992年,三星率先推出全球首个64M DRAM,并在当年超越日本NEC,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制造商。两年后,三星再次推出256M DRAM。

在行业下行周期,面对持续巨额亏损的现状孤注一掷,对三星来说无异于一场豪赌,幸运的是,熬过了黑暗时刻之后,李健熙带领三星电子走出了一条坦途。

不过李健熙并不就此满足,打赢了存储芯片这一仗不久,他以同样的魄力,投身于液晶面板这场新的战事。这种“违背行业周期”的商业手段,甚至演化成了三星的商业模式——价格低迷时,通过扩张产能击垮对手,再利用垄断地位,抬高价格获利。

1991年三星成立面板事业部,并建成第一条试生产线。但这一年,行业迎来第一次衰退,在此后的7年里,三星连续亏损,从1991年至1994年,每年亏损达1亿美元。

到1995年、1996年,液晶产业再次迎来衰退期,但三星却逆势而上,同样投资凶猛,甘于忍受多年的巨额亏损。到1998年,三星建成3.5代线,彼时已全面领先于日本企业,也是在这一年,三星超越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面板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成功的背后,离不开韩国政府的扶持,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三星与青瓦台势力之间便已经产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1983年至1987年,韩国实施“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提出实现半导体生产的本土化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推进“政府+大财团”模式,将大型航空、钢铁等巨头企业私有化并分配给大财团,并向大财团提供特惠措施。据报道,为支持三星发展存储芯片产业,韩国政府甚至不惜动用建交过程中日本向韩国提供的战争赔款。

《经济学人》也曾这么揭示三星成功的秘密:庞大的资源集中在少数财团,他们可以迅速进入资本密集的半导体工业,克服生产初期巨大的财务损失并最终盈利。

不过,回顾三星在半导体产业的成长历程,韩国政府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李健熙面对行业下行周期时的果敢与决心、对核心技术不遗余力的追求、近乎不计成本式的创新投入,才是三星成功的核心所在。

这一点,从李健熙对人才的渴望中可窥见一斑。据华商韬略报道,2002年,李健熙曾当着众多社长的面说:“以前是几十万人养活一个君主;今天是一个天才能养活20万人。”

他甚至打过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主意,后者透露,1989年李健熙到中国台湾视察业务,曾向他抛出橄榄枝,被他婉拒。当时,李健熙不知道的是,张忠谋1987年就成立了台积电。如今在芯片代工领域,台积电成了三星最大的竞争对手。

李健熙去世后,美联社刊文称:“正是在他的治下,三星电子(三星集团子公司)从一个小电视机生产商发展为全球消费电子巨头”。

在大多数普通读者的心里,至李健熙逝世之前,这位三星集团奠基人的名字远不如乔布斯那样如雷贯耳。更或者人们只知三星,而对李健熙并无耳闻。

论影响力,乔布斯几乎以一己之力引领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革命,不过当我们将眼光聚焦到企业自身,李健熙治内,他对三星集团的影响力,并不亚于乔布斯之于苹果。

1987年,李健熙从父亲李秉喆手中接过衣钵时,由于过度扩张,三星负债率已经高达300%,更麻烦的问题是,在家族创业元老云集的局面中,三星人似乎已经丧失了斗志,陷入到自满、守旧的情绪中。

1988年春天,李健熙在三星集团50周年大会上,说出了“要将三星建成世界超一流”的豪言,但并未引起太大反响。在三星人眼里,三星当时已经是韩国屈指可数的企业之一,李健熙口中的危机,他们不觉且不以为意。

痛定思变,从1993年初开始,李健熙频频考察美国、日本及德国等市场。在这场考察中,李健熙亲眼目睹三星的产品被遗弃在大商场的偏僻角落,了解到三星在产品生产中的偷工减料等弊端,意识到了三星产品与当时市面上畅销的索尼等产品之间的差距。

李健熙彼时面临的局面,不免令人想起1985年的海尔与张瑞敏。

400台冰箱里有76台存在缺陷,如此高的“劣品”率触动了张瑞敏的神经,他大手一挥,76台冰箱被悉数砸碎。殊不知,这一砸,砸出了海尔人心底的干劲,在海尔内部掀起质量革命。

“砸冰箱”事件之后的一个月里,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多次会议,议题尤为集中:“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三年后,海尔捧回我国冰箱行业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

而据腾讯科技报道,从法兰克福回来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健熙到三星的各个部门疯狂地做了48次共计350多个小时的演讲,并编制成书分发,改革气氛就此扩散至整个三星。

也正是在那时,李健熙喊出那句“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变!”足见其变革三星的决心。

远在大洋彼岸的李健熙,或许听到了张瑞敏怒砸冰箱的消息,他同样显示出了壮士断腕式的决心:电话存在质量问题,他下令用推土机将1.5万部劣质无线电话碾得粉碎,责令负责人到场观看;三星手机遭客户投诉,其下令将价值5000万美元的库存手机销毁。

回过头看,李健熙掀起的这场“新经营”运动,是三星由数量经营转向质量革命的关键转折点,在这其中,人事改革、品牌战略推行、技术为重等种种经营转变也在三星上下开始进行。

由此,三星开始从一个韩国本土公司迈向全球市场。毫无疑问,李健熙就是三星的“关键先生”。而李健熙之于三星,或许就像是张瑞敏之于海尔,在关键时刻帮助企业从迷雾走出,通过变革带领企业迈向伟大。

回过头看如今的三星,这艘巨轮是否能在李在镕治下继续正常航行,这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

李健熙为李在镕留下的是一个手机产业帝国,但这一帝国如今并不算稳定,强敌环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财阀势力与青瓦台矛盾激化等等,都是三星最大的绊脚石。

李在镕能像父亲当年那样,用不顾一切的变革魄力,带领三星更上一层楼吗?

参考资料:

1. 《疫情下三星帝国的阴影:这家韩国最大财团正陷入盈利危机》,市界;

2. 《一文看懂李健熙生平:将三星从二流工厂带向帝国的关键人物》,腾讯科技;

3. 《三星教父李健熙去世:被与乔布斯相提并论,也曾饱受争议》,量子位;

4. 《半导体往事:中日韩“三国杀”》,经济史笔记;

5. 《可怕的三星半导体》,半导体行业观察;

6. 《李健熙传奇》,华商韬略;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