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外闻

印度特效公司引阿里、万达齐竞购,那中国电影呢?

2017-04-10 11:43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833)人   

    印度特效公司引阿里、万达齐竞购,那中国电影呢?前几日,据印度媒体爆料,印度最大的商业公司Reliance Capital准备出售其持有的媒体服务公司PrimeFocus Limited约35.1%的股份,而与其谈判的买家,包括了阿里、腾讯和万达集团等中国买家。


印度特效公司引阿里、万达齐竞购,那中国电影呢?


    该公司主要提供娱乐技术服务,包括3D转换、视觉特效和动漫服务。目前在3D特效转换市场中,PrimeFocus World占据35%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国资本在全世界买买买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印度的电影技术已经这么厉害,还是让人颇为感慨。


    提到对印度的传统印象,不少人会脱口而出一个词——“印度阿三”。在那里,有比内地春运还壮观的扒火车,有令人大惊失色的卫生环境,有动不动就开跳广场舞的俊男美女。


    但事实上,印度不止在经济、科技领域发展迅速,印度电影工业更是达到了远超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成果,几乎是世界上仅次于好莱坞的电影产业。他们从不视好莱坞为洪水猛兽,因为印度观众对本国电影如此忠诚,让好莱坞大片毫无容身之处。


    反观从春节后就被好莱坞霸屏的中国电影市场,国内电影公司束手无策之际,似乎只有参与好莱坞项目来分享其利益。


    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一直乏善可陈。海外市场却一直是印度电影的重要收入来源。印度电影究竟是怎么样一个神奇的存在,除了买买买,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个昔日的“穷哥们”身上借鉴更多。


    3D转制惹人爱


    据官方资料显示,Prime Focus正式创立于1997年,2006年在印度上市。


    中国影迷所熟悉的《阿凡达》、《变形金刚3》 、《纳尼亚传奇3:黎明踏浪号》、《科学怪狗》、《007:大破量子危机》、《了不起的盖茨比》、《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暮光之城4:破晓》等热门影片,其3D技术均出自于这家公司之手。据他们自己号称,他们拥有全世界3D电影技术35%的市场份额。


    这家创立22年的特效公司,已经成为了诸多好莱坞电影的3D制作方。对于中国资本方来说,买不到好莱坞的“门面”制片厂,那收获好莱坞影片的“后花园”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在此之前,中国资本已经在海外收购了数家特效公司。


    不过除了影片是许多好莱坞电影3D制作的重要选择外,还在于这家公司拥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3D转制。


    毕竟在目前的电影工业流程中,纯粹使用3D技术进行拍摄的普及率并不高,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本极高。于是,许多大片都会选择在拍摄完成后进行3D转制。从这一点来说,这家公司恰恰是以3D转制技术发家,拥有世界最为先进的转制技术。那么好莱坞大片选择这家公司,自然也有其道理。


    2010年,公司在8周时间里成功完成了电影《诸神之战》的3D制作。此后《星战前传》三部曲、《诸神之怒》、《变形金刚》等作品的3D制作也交给了这家公司。


    拥有极具市场的先进技术又和好莱坞保持着高度“亲密”的联系,那么中国资本还有什么理由不出手?


    为了大片


    其实早在2013年,Prime Focus就已经在北京设立分公司,而成立的北京工作室将是Prime Focus World的全球第6个工作室。但是和绝大多数海外公司一样,如何加入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大家庭”具有极高的难度。即便是在全球通吃的CAA也一度在内地碰壁,更不用说只是一家以技术发家的视效公司。


    那么如何取得中国电影市场的“信任”,可能引入中国巨头是最划算的买卖。更何况对于这家公司来说,并非完全不缺钱。


    而中国资本希望打的“如意算盘”显然不仅仅是技术,即便交易达成,也只能获得其35%的股份,这就决定了这一技术的最终持有不可能落入中方手中。而中国资本最为关注的,可能还在于市场。


    目前在电影市场,被预测未来几年可能会成为行业主流的都是重工业影片。而所谓的重工业影片最大的一个环节就是视觉特效。拥有一家视觉特效公司对于几家竞购巨头来说,无比划算。


    这其中,阿里影业经历了《摆渡人》后,第二部作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影版最倚重的就是视效场面,无论是影片风格还是导演的选择上,都显然是重工业大片的路子。


    而万达是和好莱坞保持高度联系的中国巨头,但拥有了一家“为大片而生”的传奇影业,如果再拥有一家“为大片而造”的视效公司,对于提高其国产电影质量可能更加重要,毕竟比起合拍片和进口片,国产片一直是万达的弱项。


    无论是传闻中几家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华谊兄弟此前发布的“想象力工业计划”,重工业影片在未来井喷早已不是秘密。


    2016年底,中国的银幕数量增加到了40917块,并以每天26块的速度不断增长。其中3D银幕占到了85%。而3D电影的数量更是超过40部。从市场来看,也是有着绝对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电视剧领域,如今动辄几亿的大制作也是出现了扎堆现象。但“五毛钱特效”却是网友批评的重点,此前《花千骨》的视效就由这家公司负责,而这部电视剧的口碑自然有目共睹。


    中国影视市场仍然有非常重的“大片情结”,除了对好莱坞大片的投资外,自力更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随着影视投资的增加,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3D制作都是一个绝对热门。


    别人家的电影


    中国电影与印度电影的发展史颇为类似,都是20世纪初开始诞生,在20世纪中期由于政治原因——新中国建立和印度独立——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并且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受新技术和互联网驱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但印度电影产业化开始的比中国更早,发展也更成熟,其突出特点就是垂直细分和本土化。


    今年清明档,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中国版的《嫌疑人x的献身》,从影片口碑来看,并没有毁原着,但是在影片本土化改造和核心主题呈现上还是有很多影迷表示不太满意。


    但是印度以《嫌疑人x的献身》为灵感的《误杀瞒天记》曾一度在网络刷屏,对原作改编出了印度社会最真实的阶级分化和人性。而随着阿米尔·汗、沙鲁克·汗等影片相继引进内地,人们原来才发现,印度片不止唱唱跳跳。


    无论是内地电影人还是美国好莱坞,都纷纷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赞不绝口。的确,发展是有目共睹,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好莱坞之所以夸赞中国,除了“中国爸爸”在好莱坞充当“金翅膀天使”外,也在于好莱坞的爆米花电影在全球份额有所缩减,尤其是对于韩国、印度这样本土化电影非常明显的国家,他们的影片已经没有了曾经巨大的吸引力。


    而在中国,美国大片仍然是许多影迷的精神春药。虽然看完大骂圈钱的有之,大喊失望的有之,但仍然无法阻挡下一次再乖乖坐进电影院。


    一个突出的数据在于,好莱坞电影平均每年在印度的票房仅占5%-10%,而进口片在内地却占据着半壁江山。


    印度一直以1500部到2000部的制作数量,成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在“出海”上印度电影产业也相当成熟。印度电影在海外受追捧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口。虽然华人在全球数量同样庞大,但印度裔影迷对于本土化电影需求十分强烈。《日本经济新闻》称,美国最大的影城运营公司AMC院线瞄准了不断增长的印度裔人群,2015年上半年就上映了53部印度电影,获得了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52万元)的票房收入。


    前段时间被称为“中国电影人爸爸“的周传基老人逝世,很多电影人和影迷纷纷表示悼念。老人最被人熟知的或许就是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批评,“中国无大片”“好莱坞的干儿子”,虽然刺耳但更像是一个脸红之后继续偷吃的“胖孩子”,看着如今影市被好莱坞攻占,没有担忧和焦虑,有的或许是鼓掌和呐喊。


    而那个印度电影就如同其许多影片中塑造的走路带着一股风,梳着油头,戴着墨镜,穿着大头皮鞋浑身散发咖喱味的富家公子形象,可能不是假土豪,而是真有钱。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