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消灭现金成中国经济新现象但也存在问题
外媒:消灭现金成中国经济新现象,但也存在问题!“中国城市出现了标新立异的经济现象。”美国《纽约时报》7月17日这样说。报道所指的“经济现象”是:中国如何系统地、快速地消灭纸币和硬币。
报道说,在中国主要城市几乎所有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支付一切费用。比如,在餐厅用餐时,服务员在客人掏出现金之前会问,是否想使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
《纽约时报》感叹中国电子支付普及范围之广的同时,也为进展速度之快感到吃惊。报道说,才三年的光景,现金就销声匿迹了。风险投资公司GSR Ventures总经理Richard Lim说,“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在中国首先发生的最重要的创新之一,而且目前仅在中国才有。”
报道指出,外国人很难理解微信对中国人日常生活有多重要,但一天之内,不停有人来问你扫描二维码,你很快就“顿悟”了。过去三年里,手机支付正在"接管"中国。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达到了5.5万亿美元,约为美国112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50倍。
《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的作者说,数据还是太抽象,真正要感受这一变革还是得来中国亲自体验一番,于是他到了上海。作者说,他的现金在数周内就花了个精光,由于银行卡出了问题不能和微信绑定,他又取了很多百元钞票。这导致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事在办公室享受着手机支付的便利,而他无论是去咖啡店、餐厅或者便利店,都不得不跑出去忍受排队、点单、掏出钱包、付钱、找零这一过程。
此外,作者的直观感受还包括共享单车。他说,“我想去某个地方,但是手机却不能解锁无所不在的自行车。”种种这些,让他觉得自己比街头艺人还落伍,因为街头艺人都搭配了二维码,以便路人可以转账打赏小费。
研究公司IDC分析师说,“电子支付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生活方式,每一个商品和品牌都已经嵌入了这个生态系统。”
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也出现了“无现金”现象,但主要是使用银行卡,而中国是使用手机。中国人还没有察觉对手机支付的依赖程度之深。作者的一位中国朋友就是这样,如果银行不打电话,她不会注意到银行在她生活中已经缺席三周了。
报道说,在整个中国移动支付的上游是腾讯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它们占据了惊人的市场份额,它们从交易中赚钱,向其它公司收取平台使用费,同时还收集支付信息。
根据最新的数据,蚂蚁金服和腾讯在去年每天的交易总额已经超过Visa和MasterCard等信用卡公司。完成这种超越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这两家公司能够以更便宜的方式提供支付服务,比如二维码就比昂贵的读卡器便宜。
报道称,虽然形势大好,但可能也蕴藏着一些问题。
比如,不会使用电子支付的人群可能被隔离在整体消费经济之外,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和这两家公司绑定过深。
比如,那些不太可能在中国开设银行账户的旅客和商务人士来华的日常生活可能变得困难,因为他们很难将手机变成钱包。
又比如,对于外企而言,和中国消费者打交道之前,可能得先得搞掂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否则可能会遭受无法付款的风险。同样地,依赖腾讯或者阿里巴巴建立起来的企业,也必须建立独立的架构和谷歌、Facebook及信用卡占统治地位的世界打交道。
再比如,二十一世纪初的日本,翻盖手机也是功能强大,但由于手机发展如此先进,导致日本采用智能手机的速度很慢,15年过去了,日本从技术巨头到技术落后。而如今日本仍在使用翻盖手机,但已经完美地演变成一个手机技术"孤岛"。
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推动手机支付在中国之外的扩张,以确保他们的最新创新不会走上恐龙的道路。不过,竞争可能即将到来。西方公司会不会自建一个系统与之竞争,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更多可关注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栏目:http://www.2898.com/news/wa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