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笔记本电脑发展过程中都走过的那些弯路,苹果的 “创举”跑不了
2020 年,突如其来的笔记本电脑空缺让各大电脑品牌纷纷掉转枪头,将产能集中在可以快速出货的平价笔记本电脑上。但很显然,对笔记本品牌来说,「认认真真做电脑」是不可能的——所以在今年 CES 上,各品牌也是出了浑身解数,挖掘不少创新而又独特的卖点,试图在水深火热的笔记本市场中凭借差异化站稳自己的脚步。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虚空输出」「先射箭再画靶」的「解决方案」,真的能打动消费者吗?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笔记本品牌走过的「弯路」。
蝶式键盘首先,说到笔记本领域的「失败设计」,来自苹果的蝶式键盘必须拥有姓名。2015 年,苹果推出了全新设计的 Macbook 笔记本电脑。这款 12 英寸的轻薄笔记本保持着苹果的多项纪录,但最为人所知的,还是 MacBook 所搭载的「革命性」蝶式键盘。
为了有效压缩笔记本电脑键盘厚度,让电脑可以做得更加轻薄,苹果对电脑中「服役」多年的剪刀脚键盘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造:标志性的剪刀结构行程,去掉;提供回弹的橡胶薄膜太厚了,去掉;1.4mm 的键程太深了,去掉…… 当时的苹果就像手握奥姆剃刀一样,将键盘里一切「非关键」部分全部削掉,可以说「重新设计」了笔记本键盘。
但问题是这「大刀阔斧」的改造带来轻薄键盘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后遗症」:极端的键程让键盘敲击手感大幅缩水,更一度被 MacBook 的目标用户——传媒业者称之为「敲玻璃」。
除此之外,「极简」的键盘设计也让蝶式键盘的耐用性大幅下降。传统的剪刀脚键盘有较大旷量,因此日常情况下的灰尘与异物不会影响键盘的正常运作。但蝶式键盘的紧凑设计让它在日常使用时频频出现故障。即使苹果在第二代蝶式键盘里加入了起保护作用的薄膜,也依然无法改变蝶式键盘的设计缺陷。
最终,苹果也只好将所有采用蝶式键盘的电脑列入延长保修计划,并在后续产品中「回归」剪刀脚设计。
摄像头位置接下来要说的这个严格来说也不能算是「设计缺陷」,更多的还是笔记本电脑在技术跟不上设计时的一种妥协。现在笔记本电脑讲究便携性与屏占比,过去那种两三厘米宽的屏幕边框放现在显然不合适。不过问题也来了,收窄边框「侵蚀」了电脑用来放前置相机的空间,前置相机变得「无处安放」。
为了给无处安放的前置摄像头找个新家,笔记本品牌可以说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在电脑上「打孔」。以戴尔的 XPS 13 为例,尽管我非常认可 XPS 13 对「电脑去边框」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但问题是,将作为一款主打便携的商务笔记本电脑,将摄像头放在电脑屏幕的左下角显然不合适。
在红外 Windows Hello 还不流行的年代,对笔记本电脑来说摄像头唯一的作用就是「视频通话」。但这个安放在左下角的摄像头由于角度问题,拍出来的画面有一半都是用户的下巴,剩下的画面里有接近一半是用户的鼻孔,最后才是眼睛和其余的五官。直到 2019 年,戴尔才想办法将 7mm 的超窄摄像头放在了屏幕的上方,通话时的画面才算回到应有的样子。
无独有偶,除了戴尔外,华为也曾出于对个人隐私的考虑,将翻盖摄像头做到了键盘里。先不谈耐用性的话题,这个 C 面上的摄像头可以说走得比戴尔还要偏门,所幸这个设计没有在后续产品中再次出现。
只有 USB-C 接口接下来我想谈的点可能存在争议,毕竟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因此难免有不全面的地方——我想说的是 USB-C 接口。要注意的是,我并不反对电脑搭载 USB-C 接口,因为平时我会使用雷雳 3 协议的 eGPU,因此我承认 USB-C 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接口。
但厉害不代表好用,USB-C 带着「未来」的光环来到我们的笔记本上,也被用户和厂商贴上「统一」「万用」的标签。但问题是,由于 USB-C 接口背后存在多个不同的工作模式与工作协议,因此这个「统一」的接口也会带来一些不便。
举个例子,尽管两条 C2C 的数据线外观与粗细都非常相似,但其中一条只能跑 USB 2.0 的速度,但另一条却支持 USB 3.1 2×2 的速度。又或者两条线径相似的数据线,一条能给平板 18W 充电,另一条却能给笔记本电脑用 65W 充电。更不用说 USB 线与雷雳 3 线的不同了。
这种插得上却用不了的现象,与电脑发展时提倡的「防呆易用性」完全相悖,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更不用说「USB-C 盘活拓展坞市场」这种迷惑行为了。我认可 USB-C 接口,我也希望电脑应该标配 USB-C 接口,但在提供 USB-C 的同时,我也希望笔记本厂商能稍微照顾一下使用 SD 卡、HDMI 投影或 USB-A 鼠标的用户,能不能在搭载 USB-C 的同时给我们留哪怕是一个 USB-A 接口,让我们在带电脑出门时可以摆脱 USB 拓展坞的限制。
毕竟带电脑还要带一大串拓展坞,这算什么便携?
总结以上三点就是我眼中印象最深刻的「弯路」了,但在结束之前我还想澄清一件事,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针对」某些品牌的产品,更不是收了所谓「友商的推广费」。
笔记本电脑自面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发展,品牌为了取得突破,需要经历大量的尝试。这里所说的这些「弯路」,只不过是笔记本品牌在探索时一些剑走偏锋的尝试。
这些弯路也不局限于我在文中提及的品牌,以键盘为例:除了苹果,还有不少品牌在自己键盘上花过心思「改善手感」,这些充实最后也无疾而终。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并不是「试错」,而是笔记本品牌为了打保险牌而放弃尝试。走弯路证明品牌真的有在推进产品,而不是原地扎营固步自封。
随着电脑品牌走过的「弯路」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形态也越来越清晰,希望在今年,各品牌能看到用户的呼声,推出用户真正需要的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