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元宵佳节: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今天是元宵节,2021年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也是这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夕。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
了解到,今年元宵节的月亮是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7日16时17分。
▲云日历,可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庆祝这个节日,寓意新春的延续。
历史由来和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关于元宵节的记录。而在资料记载中,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另外还有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设的说法,也有东汉明帝在正月十五下令点灯敬佛的说法。到了唐朝,元宵节已经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满城火树银花。
元宵节的节期在各个时代也不同。汉代时候仅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
元宵节轶事
东方朔与元宵的故事
相传,汉武帝有个叫东方朔的宠臣。在一个冬天,东方朔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救下了准备投井自尽的元宵宫女。原来,元宵宫女自进宫后便再无缘与家人见面,而且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元宵便想一死了之。
东方朔了解后便决定设法让她与家人团圆。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元宵名人
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
汉明帝: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是赏花灯的创始人。
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
东方朔:成全元宵姑娘,元宵节里最浪漫的人。
杨素:破镜终重圆,成人之美的人。
田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
朱元璋:狂杀一条街,元宵节里最凶残的皇帝。
贾似道: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袁世凯:因为“元宵”与“袁消”谐音,袁世凯就不准说元宵,只能叫汤圆。
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在历史发展中也产生了很多浪漫的元素,它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古时候的年轻女子不允许自由外出,而在元宵节这样的节日则可以出来游玩,因此给男女青年的结识提供了一个机会。
在中国古典的诗词中也有很多体现了这一点,例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元宵习俗
吃元宵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闹花灯
元宵节也称灯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花灯的类型也各种各样,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
古代灯笼与神明有关,所以就赋予了特别多的象征意义。
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也有农家在田间立长竹竿挂上一盏灯 “照田蚕”,观察火色以预测一年的水旱情况,以期丰年。
“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
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
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