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基于高分子材料革新3D打印产业链,「博理新材料」获近亿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研发并应用于3D打印场景的苏州博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理新材料”)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由金沙江联合资本和国投创合联合领投,中鑫创新和科慧创投跟投。博理新材料创始人王文斌表示,博理已经完成了成熟的3D打印应用在终端零部件和产品批量化生产上的研发和中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建设日产万双鞋中底的3D打印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和面向汽车、家电、医疗、消费等领域生产应用的智能云工厂。
国内3D打印市场呈现高速发展趋势。根据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数据,2015-2020年中国3D打印市场实现近4.5倍高速增长,占全球市场比例由15%提升至22%;预计未来5年内,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和消费大国,中国将以超35%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成为全球3D打印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
3D打印技术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相较于传统工业制造方式,3D打印技术无模具限制,能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尤其适合形状复杂、定制化、轻量化诉求强烈的柔性制造加工场景,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医疗、建筑、消费级领域都存在大量需求。
博理新材料成立于2017年2月,目标是帮助制造业企业突破3D打印仅应用于原型设计的局限,将3D打印应用于实际的批量化生产。公司面向的场景包括运动装备、医疗、消费电子、汽车以及工业等。创始人王文斌表示,传统3D打印技术之所以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一方面是受限于早期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在研发层面的局限——传统3D打印公司大多是基于设备和软件出发来实现3D打印,传统3D打印可使用的材料有限,打印出的产品缺乏机械强度,并且耗费时间较长。
博理新材料所采取的技术路线是从最核心的材料端入手,基于材料的特性研发适配的设备。结合了硬件、软件和材料科学,从材料成型机理出发研发了全新的HALS(Hindered Asynchronous Light Synthesis) 3D打印技术,通过特定的分子结构设计的官能团在高效阻聚分子刷的界面上的数字光化学反应,在特殊助剂的控制下将成型和化学反应分成两个不同的阶段,达到了传统反应釜的合成的材料性能,从而实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3D打印。
利用博理的新技术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模具制造相同性能的产品,但速度是传统3D打印工艺的20-100倍。创始人王文斌表示,公司通过自研光敏树脂原材料,已成为国内前三大供应商之一;基于材料开发的软硬件设备以也突破了传统3D打印效率低的技术瓶颈。博理新材料接下来将通过自建工厂来实现大规模量产,目前已经接到很多鞋、电子器件配件、医疗器械配件等订单,客户已有上百家,应用在十几个重点领域。
鞋中底成品
因为材料、设备、软件和工厂都是自研,替代了昂贵的进口材料,相较于传统的制造业,博理新材料的HALS高速打印技术可以将十数个工艺工序,集成到一个3D打印步骤中,从而大大缩短了从设计到产品的时间,从而降低综合成本,博理新材料的产品成本大大低于传统3D打印产品。同时适配大规模制造的要求,博理新材料的产品价格优势也非常明显。
创始人王文斌预计,2020年公司将完成30%的产能建设,2021年计划扩展到日产1万双。目前,博理新材料已经与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建立合作,在为中国一些超级巨星量身打造运动鞋,预计2021年会和5~8家一线运动品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此外,博理新材料正在建立支持消费、医疗、汽车、电子、教育等领域的在线设计和生产体系,从而参与到不同领域的制造业升级当中。目前公司营收在数千万元,已经实现盈利。创始人王文斌为吉林大学高分子材料硕士、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增材制造(3D打印)研究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长,其他核心团队成员均为材料、机械、工程等方面的专家。
博理3D打印智能制造工厂
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奇表示:3D打印是以“增材制造”为理念的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大标志”。但是3D打印被发明以来30余年间,由于其打印的质量、精度、速度与成本间的矛盾,长期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博理开发出的HALS超高速光固化3D打印技术,在速度与精度、质量与成本之间找到了极佳的平衡点,并且在各种工业和消费领域找到了的落地场景。